期刊简介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是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技术刊物。本刊主要介绍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交流临床诊疗经验,探索中医现代化思路和方法,报道中药、民族药研制动态,宣传中医药政策法规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力求适合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级各类人员阅读。对于基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民族医临床工作者,更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坚持以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交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临床诊疗经验和科研成果,为促进云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发展云南经济,为加强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服务。
主管单位: 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2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3-1120/R
邮发代号: 64-1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云南
出版地区 云南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云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2349
- 国内刊号:53-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是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技术刊物。本刊主要介绍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交流临床诊疗经验,探索中医现代化思路和方法,报道中药、民族药研制动态,宣传中医药政策法规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力求适合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级各类人员阅读。对于基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民族医临床工作者,更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坚持以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交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临床诊疗经验和科研成果,为促进云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发展云南经济,为加强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服务。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逻辑性,有理论性和指导实践意义。
2.文稿要求论点鲜明、数据可靠、资料翔实、分析方法正确,语言精练、书写工整。
3.研究类文稿和综述、讲座稿件全文在5000字左右,临床经验交流稿件全文在3000字左右。文章格式请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分前言、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研究类文稿应另附150~200字中、英文摘要,3~5个关键词。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应采用结构式著录:含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
4.文稿(可用复印件)要求打印在16开白纸上,字迹清楚,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数字请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单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计量单位请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外文需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并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图请用白纸单面墨绘,尺寸应较计划刊出者大一倍。照片请用光面纸印出,要求清晰、层次分明。图和照片不得折叠和出现划痕,背面请注明图号、作者、文题和上下向。
5.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参考文献,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者、文题和来源。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
6.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后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时,作者可自行处理。
7.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征得作者许可。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修改,务请在来稿中注明。
8.来稿请第一作者所在单位领导审核并附单位介绍信。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
9.来稿首页作者单位后请注明单位所在城市名称及邮编。此三项请列于首页正文下方,并用横线隔开。项目资助课题请注明资助单位及编号。为方便联系,请留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影响因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发文量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总被引频次
-
清肺降气汤治疗咳嗽298例
目的临床观察清肺降气汤治疗咳嗽。方法对298例咳嗽患者采用中药清肺降气汤治疗。结果298例病例治愈率达99%。结论清肺降气汤有清肺降逆,祛痰止咳之功效,能有效控制咳嗽症状。......
作者:王瑾 刊期: 2002- 03
-
浅谈护士与肿瘤病人的心理沟通
在医疗护理中,肿瘤病人有许多不同于其他病人的心理方面的需要.癌症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是:由于自己身患癌症,死亡的威胁引致心理矛盾冲突、紧张、焦虑、孤独、抑郁、消沉等.在护理工作中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对病症的治疗和康复;错误的引导则不利于癌症患者的病情好转,甚至恶化.正确的心理治疗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邓月仙 刊期: 2001- 03
-
一分为三解析刘复兴教授从心论治蛇串疮经验
依据《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病机,从心火、心血、心神一分为三来解析刘复兴“从心论治蛇串疮”的理论观点和方药特色,阐述刘复兴教授一分为三思维法在诊治蛇串疮临床中的理论价值及具体应用.......
作者:张艳菊;李董;张凤瑞;赵晓慧;邹云;欧阳晓勇 刊期: 2017- 08
-
自拟中药汤剂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药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胃黏膜炎症的抗炎作用.方法:60例P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中药汤剂及抗Hp等常规西药治疗.结果:中医药能显著减轻Hp阳性PU患者胃黏膜炎症.结论:中医药在促进溃疡愈合过程中发挥抗炎作用.......
作者:陈照基;陈世禧;甘子华 刊期: 2012- 01
-
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用于肛肠疾病术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用于肛肠疾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肛肠疾病术后的病人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观察,其中40例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40例使用本院制剂复方黄连软膏.结果:治疗7天后,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组镇痛、止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作者:杨玉兰 刊期: 2008- 11
-
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候类型研究进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威胁人类健康的非传染病.IDF(国际糖尿病联盟)2013数据统计全球约3.82亿糖尿病人口,90%为2型糖尿病,且其公布的201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20~79岁)多的10个国家中中国高居榜首.2型糖尿病是常见的糖尿病类型,通常发生在成人中,但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日渐增多.2......
作者:何慧晶;曹立春;张丽君;付娟 刊期: 2015- 04
-
异功散加味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54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特征是在没有胃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出现胃排空延迟.主要症状为餐后饱胀(早饱)、恶心、呕吐和胃气胀,多发病于糖尿病史5年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率高达糖尿病患者的50%~90%.笔者自2007年3月~2009年9月.笔者运用异功散加味观察治疗本病54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家勇 刊期: 2010- 03
-
黄保中主任医师治疗肝炎肝硬化用药经验
黄保中主任医师,是国家第二、三、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先生出身中医世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从事中医临床近六十载,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临证用药经验.尤其擅长肝病、热病、肾病、脑病高热及内科杂症等的诊治.本人随师学习多年,对老师治疗肝炎、肝硬化独特的临证用药深有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文平 刊期: 2012- 12
-
七灵宝软胶囊抗疲劳功效探讨
免疫力是机体以免疫器官和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组分为物质基础,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即机体区分自己和非己的功能,从而抵抗疾病、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它能通过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人体内正常与不正常的微生物和细胞等,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内、外致病微生物和变性、衰老的细胞.通俗地说免疫力就是免疫系统发挥出来的保护机体的能力.正常情况下,外源和内源致病原与人体免疫力之间能保持精确的平衡.如果因某种原因,如体力消耗过......
作者:苏豹;杨永红 刊期: 2013- 07
-
湿润烧伤膏∕湿润疗法治疗重度烧伤36例护理体会
自2006年9月~2010年6月,4年间,本院共收治重度烧伤患者36例,均采用湿润烧伤膏/湿润疗法治疗,配合科学的护理方法,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晓芬 刊期: 2011- 04
动态资讯More >
- 1 制剂黄金万红膏治疗颜面部单纯疱疹临床观察
- 2 HPLC法测定肺通颗粒中黄芩苷含量
- 3 应用江杨清教授脾胃方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 4 土茯苓“通利关节”溯源及阐发
- 5 探讨经静脉吸毒感染HIV/AIDS患者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6 HPLC法测定罗汉膏中罗汉果皂苷V的含量
- 7 中医药为主辨证治疗甲型H1N1流感65例体会
- 8 三点一线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62例疗效观察
- 9 浅谈中药的贮藏与保管
- 10 中医护理在临床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
- 11 百合健脾润肺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 12 平肝熄风化痰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16例
- 13 艾条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体会
- 14 中药内外合治腮腺炎63例疗效观察
- 15 干姜人参半夏汤的研究概况
- 16 祛异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腹腔液IL-2、IL-6的影响
- 17 中药治疗结节性黄色瘤1例
- 18 消痔方颗粒促溃疡面愈合、通便、止血和抑菌作用研究
- 19 吴荣祖主任运用温阳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
- 20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