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是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技术刊物。本刊主要介绍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交流临床诊疗经验,探索中医现代化思路和方法,报道中药、民族药研制动态,宣传中医药政策法规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力求适合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级各类人员阅读。对于基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民族医临床工作者,更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坚持以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交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临床诊疗经验和科研成果,为促进云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发展云南经济,为加强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服务。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云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2349
- 国内刊号:53-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土茯苓“通利关节”溯源及阐发
张波
关键词:土茯苓, 痹证, 痿证
摘要: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块茎,又名禹余粮、刺猪苓、仙遗粮、土萆薢等,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肝、胃经,临床主要用于痹证、头痛、中毒、癌毒、淋证、泄泻、皮肤疮肿、妇科疾病等的治疗,为治杨梅疮的要药.1 古代医籍中土茯苓的应用笔者研习古代医籍文献发现,明代之前土茯苓记载较少,《本草经集注》载其:“昔禹行山乏食,采此以充粮,而弃其余”,称其为“禹余粮”;《本草拾遗》言其:“肉赤味涩,人取以当谷食,不饥”;《本草图经》谓其:“敷疮毒殊效”.从上述记载中可以发现土茯苓在明代之前药用价值并不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