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是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技术刊物。本刊主要介绍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交流临床诊疗经验,探索中医现代化思路和方法,报道中药、民族药研制动态,宣传中医药政策法规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力求适合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级各类人员阅读。对于基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民族医临床工作者,更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坚持以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交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临床诊疗经验和科研成果,为促进云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发展云南经济,为加强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2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3-1120/R

邮发代号: 64-1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云南

出版地区 云南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云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2349
  • 国内刊号:53-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披麻草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披麻草的植物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态适应性等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实地调查、观察、测量和植物组织常规石蜡切片法.结果披麻草具有喜凉爽植物的结构和特征;皮层宽广,内皮层明显;鳞茎有多层鳞叶包裹,鳞茎中央维管束和导管丰富;披麻草适于生长在高寒山区,喜凉爽阴湿的环境,忌强光,其土壤以腐殖质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主.结论披麻草的生物学特性可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GAP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尹子丽;谢晖;张洁 刊期: 2016- 04

  • 牛蒡子水提物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和排泄研究

    目的对牛蒡子水提物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和排泄物进行了研究,获得药物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方法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同时测定了牛蒡苷和牛蒡苷元在大鼠排泄物中的含量.结果尿液排泄为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主要排泄途径.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袁媛;张建奎;姜泓;刘丽;康廷国 刊期: 2016- 04

  • 乳腺癌术后中医药治疗的现状分析

    作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乳腺癌已经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西医治疗强调以手术为主联合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但术后并发症以及放化疗等毒副反应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术后中医药辅助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增效减毒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毒副作用,从而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徐川;仝欣;于小伟;李莎罗;李敏 刊期: 2016- 04

  •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机特点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再障的中医病机特点以肾虚为本、毒邪伤络为标、瘀血是其重要病理产物,因此,治疗上应以补肾生血、祛除毒邪、活血化瘀为要.......

    作者:周己扬;刘宝文 刊期: 2016- 04

  •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

    视网膜节细胞及其轴突在各种病因影响下会产生病变,导致视神经萎缩,患者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视野缩窄,对患者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西医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除采用营养神经、扩张血管等方法以外,尚未发现其他特效疗法.近年来中医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已取得明显的效果,本文就近10年国内采用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陈辰;罗燕 刊期: 2016- 04

  • 中成药治疗抑郁的现代研究近况

    近年来中药抗抑郁研究进展迅速,通过对近10年中成药抗抑郁药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成药能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念,可通过多种机制起到抗抑郁作用,治疗效果显著,且使用方便、副作用较小,对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进一步探索具有广泛的前景.......

    作者:宋潇;谷陟欣;李伟;黄胜;颜冬兰;朱丽 刊期: 2016- 04

  • HIV/HCV重叠感染中西医治疗研究概况

    本文依据中医古代文献及近年文献阐述了中西医对艾滋病、丙型肝炎重叠感染的治疗研究.艾滋病、丙型肝炎都是新型致死型传染病,两种病毒相互影响能够加速疾病自然进程,导致病情复杂而深重,病程缠绵难愈,在中医古籍中并无记载.应开展HIV/HCV重叠感染的中医治疗研究,为下一步开展临床治疗、探索佳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谭利兴;林青;李钦;王莉 刊期: 2016- 04

  • 中医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研究现状及分析

    神经性耳鸣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且病情缠绵难愈,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分别从中药治疗、中西药结合治疗、针灸治疗、针药结合治疗4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作者:周文;李磊磊;单娥仙;段建雪;杨翼豪;徐红 刊期: 2016- 04

  • 中医药熨治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进展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或萎缩性病变.其病理变化多局限于胃黏膜层,病变实质主要是胃黏膜上皮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经常反复侵袭,胃黏膜发生再生改造,后可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并可伴有肠上皮化生的癌前组织学病变.本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约占门诊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1].中医药治疗本病,多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随症加减,或中西医结合治......

    作者:高丽琼;余昆山;施燎明 刊期: 2016- 04

  • 线粒体能量代谢与疾病关联机制的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的相关文献,发现线粒体内部构象改变、活性氧自由基增多、线粒体的代谢紊乱是导致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的主要病理基础,进而表现出多种临床线粒体疾病,且中医药在防治方面存在明显优势,由此推测线粒体能量代谢与临床线粒体疾病间的关联机制应做为中医临床干预此类疾病的突破口,为深入线粒体能量代谢机制的研究和中医临床防治线粒体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

    作者:乔卫龙;李炜弘;史年刚;朱霁虹;田璐;许嗣立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