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是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技术刊物。本刊主要介绍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交流临床诊疗经验,探索中医现代化思路和方法,报道中药、民族药研制动态,宣传中医药政策法规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力求适合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级各类人员阅读。对于基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民族医临床工作者,更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坚持以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交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临床诊疗经验和科研成果,为促进云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发展云南经济,为加强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服务。


首页>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云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2349
  • 国内刊号:53-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年第02期

略论脾阴虚证

孔晓

关键词:脾阴虚, 胃阴虚, 脾气阴两虚, 脾阴阳两虚
摘要:五脏皆有阴阳,脾脏也不例外,但历来医家多详述脾阳脾气,极少论及脾阴.脾阴理论内容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灵枢》,《灵枢·本神篇》论“脾藏营”[1],《灵枢·营卫生会篇》论“营出于中焦”[1],说明脾阴由中焦之水谷精微所化生.张仲景则从临床证治的角度指出了脾阴虚证的存在,《伤寒论》在治疗外感病时有两个前提,一为“阴阳自和”,一为“护胃气,存津液”,“存津液”,即包含了对脾胃阴津的顾护.《金匮要略》中则提到了脾阴虚兼夹证的证治,或通过补脾阴来治疗其他疾病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