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是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技术刊物。本刊主要介绍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交流临床诊疗经验,探索中医现代化思路和方法,报道中药、民族药研制动态,宣传中医药政策法规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力求适合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级各类人员阅读。对于基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民族医临床工作者,更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坚持以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交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临床诊疗经验和科研成果,为促进云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发展云南经济,为加强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服务。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云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2349
- 国内刊号:53-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浅谈膏方在“治未病”中的作用和意义
陈昌刚;王华;付艳
关键词:膏方, 治未病, 中医特色, 文化传承
摘要:1 膏方的源流膏方由汤剂煎煮浓缩的制剂方法发展而来.我国现存早的医学方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膏方有30余种,胶的入药亦在书中出现[1].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有“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浸者,宜膏煎者”的记载,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唐代《千金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宋朝膏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方多简单,流传至今的膏方有洪基《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并强调辨证而施,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友情链接